观点提示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所做的判断,是坚持实事求是得出的正确结论,既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更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必须将这个论断与十九大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战略等结合起来,才能全局性地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一个重大的判断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实际做出的慎重判断。我们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科学而慎重的重大判断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问题就是矛盾。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个态度问题、情感问题,而且要让人们有切实的获得感,以物质和精神产品满足人民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各有不同。
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有几次调整。1956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当年党的八大就主要矛盾做了这样的判断:“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新论断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科学而慎重的。
说科学,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符合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是随意的,而是矛盾双方内在演化的结果。在需求方面,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是一种内在的上升;在供给方面,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是一种内在的上升。需求和供给的变化都符合社会发展的逻辑。
说科学,更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符合中国当下的现实。2012年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讲的就不是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这些都是对我国生产发展状况做出的新认识。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所做的判断,是坚持实事求是得出的正确结论,既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更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还要指出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是慎重的判断。实际上,我国发展中社会需求和供给关系的转换即供大于求的情况,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大致在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方面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而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这种情况大范围突出地表现出来。鉴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全局性影响,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非常谨慎。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如果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变化过多,则不合时宜,也会对战略方针的长期稳定造成冲击。因此,2012年党的十八大的“三个没有变”就包括主要矛盾“没有变”,直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依然保持这样的判断。党的十九大做出新的判断,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从时间上看,自上次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1981年至十九大的2017年,有36年的时间跨度,而这36年正是我国飞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跨越了一个时代。正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需要,我们党适时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我们必须将这个论断与十九大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战略等结合起来,才能全局性地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对当下实际更精准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新认识。但这个新认识,不是对过去认识的简单否定,而是在过去基础上的深化。
第一,在需求方面。“人民”是需求的主体,新论断的主体没有变化,以人民为中心没有变。“日益增长”表示趋势,新论断依然保留了这个说法,唯物辩证法认识论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将“物质文化需要”改为“美好生活需要”。相对来说,“美好生活需要”比“物质文化需要”外延更宽、要求更高、指向更为明确。
第二,在供给方面。原有的“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判断与现实反差更大一些。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经济大国,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中国的生产力中也有不那么落后的,更有一部分是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之列,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鉴于这种情况,继续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概括就不准确了,而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更恰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的十九大在表述中用“发展”替代以前的“社会生产”,也体现了新认识、新理念。正是在以上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出现了变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因此对社会主要矛盾提法的改变是必然的。当然,这种改变不是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是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得更为精准,是对过去判断的深化、细化。
要更精确,还需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进一步具体分析。第一,需要的范围更广。美好生活需要首先还是物质的,这也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随着我们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好生活意味着更多的非物质需要,这符合人类需求发展的规律。在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第二,需要的层次更高。需要的扩张就意味着层次的提高,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需求没有直接的物质财富那么“实”,但却是更高的、也是更难满足的需求。诸如环境问题,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要更精确,也需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做进一步具体分析。第一,不平衡的发展。发展首先是生产力方面,生产力的不平衡表现为某一些领域比较落后,在一些领域比较先进,甚至有的领域具有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发展不平衡也是指横向比较,诸如东西部、南北部、各个行业之间、各个部门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尤其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第二,不充分的发展。不充分指发展不足,其中在经济方面,包括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还有待提升等。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上发力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带有全局性、历史性的变化,对我们党和国家的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家治理重大战略的逻辑起点,我们要直面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各方面工作,归根到底都是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更为直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短板方面,将是以后需求的突出增长点。哪里有问题,哪里就应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